江苏是中国纺织业第一大省,江苏纺织业连续多年跻身6大万亿级产业,坐拥3个千亿基地、2个千亿市场、1个千亿企业、16个百亿特色名镇和15个百亿企业。站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企业转型升级新的历史节点上,一边是纺织制造业迅猛发展,一边是低碳减排呼声高涨,如何“两全”?在昨日举行的江苏纺织“绿色发展”高峰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纺织服装参展企业以及环保专家纷纷给出建议——“绿色制造”。在他们看来,只有绿色发展才能推动纺织服装产业提速增效。
是形势所迫也是大势所趋
传统纺织业是“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这些“散乱污”的纺织企业不仅侵占了土地和环境容量,还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当环境保护史上最大规模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行动来袭,不少江苏纺织企业纷纷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制造。因此,在香港立信集团董事王清泉看来,“环保风暴”带来的改变虽是形势所迫,却也是大势所趋。王清泉介绍,他在调查中发现,为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平衡,不少企业淘汰老旧机器,加大环保投入,降低生产废水排放量,提升企业环境管理水平。通过这一系列的绿色改造,不仅给企业带来更多机遇,也给产品带来更多的附加值,更加不断推动产业的整体升级,而这些“阳光”,只有经历过风暴,才能有更深地体会。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这样的事例苏州吴江比比皆是。如盛泽,通过“铁腕治污”,当地形成了纺织业“行规”,由于各企业不断实施产业升级,涌现出一大批优质企业。其实,江苏纺织服装企业对于“环保”的认识越来越强,各企业纷纷从产品开发、生产制造环节入手,“绿色模式”正在江苏全面开启。其中,国望高科、旭荣针织、无锡百和织造、斯尔克纤维、黑牡丹纺织、丹毛纺织等企业被工信部认定为绿色工厂。
腾笼换鸟实现蝶变
提起绿色制造,会场上来自盐城现代高端纺织产业区党工委书记吴俊深有感触。她激动地介绍道:“盐城现代高端纺织产业区这列‘火车’,在‘生态和发展’两条铁轨铺就的轨道上,走出了一条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的绿色蝶变轨迹。”
吴俊坦言,几年前,现代高端纺织产业区所在区域土地、环境承载已摸到“天花板”,安全、环保等突出问题倒逼园区点燃变身冲动,他们做出了“关停化工、发展纺织印染”的决定,原本已经进驻园区规模小、产能低、污染重的一批化工企业被彻底关停。虽然,经历了一时的“阵痛”,但腾出了土地空间和环境容量,不仅赢得了瑞士菲利克斯毛纺、意大利萨奇涂层面料、日本助野袜业、韩国杜奥尔汽车装饰面料等国内外著名纺织染整企业的“芳心”,还带动了园区高质量发展。
记者了解到,经历了企业从少到多、产业从弱到强、品牌从无到有的变化,如今盐城现代高端纺织产业区已走出了一条具有印染特色的发展之路,并获得“中国绿色染整研发生产基地”“全国印染行业创新型示范园区”“江苏纺织印染创新型示范基地”等称号。此外,通过腾笼换鸟,2018年该产业区纺织产业实现销售30亿元,预计2020年总产值将达100亿元。
激发治污减排的内生动力
虽然,“环保风暴”给江苏纺织企业带来重重压力,但从省生态环保厅发布的污染物排放数据可以明显地看到,江苏各类污染排放量已迎来拐点。“为了让实现绿色发展、环境守法者受益得惠,我省也相继推出不少激励措施,激发全社会治污减排的内生动力。”江苏省生态环境评估中心主任王静说。
王静介绍,虽然目前我省还未达到最佳环境状况,但最优质的环保帮扶措施已经到来。去年省生态环境厅在国内首创了“环保贷”这一绿色金融产品,通过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池鼓励银行向环保企业发放贷款。同时,省生态环境厅还牵头出台了“绿色金融33条”,为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强大金融支持,并且组织开展环保项目银企对接会,帮助环保项目和金融机构牵线搭桥,提供高质量、低利率的融资方案。
当然,为了给环保守法企业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我省鼓励企业开展自查自纠,对环境问题轻微、非主观故意排污等行为,在整改到位情况下实施以教育处理为主的方式,并探索建立“学习积分补过制度”,鼓励企业法人通过完成环保学时“抵消”部分行政处罚措施。对于环境治理任务重、转型升级成效明显的地区,将给予资金激励。